独立影评、薄荷糖工作室创始人、荔枝影评类博客“薄荷糖电影季”主播。
《箭士柳白猿》
在浩浩汤汤的烂片大潮之下,隐隐有一股清流,不为市场的浮躁所动,坚守着作者自身的表达
李在容凭借着《酒神小姐》羽化成蝶,成为我心目中韩国另一位令人期待的艺术大导
一本好书,绝不仅仅是给读者提供一份消遣娱乐这么简单,甚至有的时候,在不经意之间,就改变了你的人生……
当你真的想要向别人形容这份感觉时,却又发现语言是多么的苍白和无力
战争从来也不是伟大的,有的只是残酷和荒谬。
很多本是常识的言论,也变成了禁忌。
邻居并不存在,《毛骨悚然》其实是一部用犯罪片外衣包裹的家庭伦理片,延续着黑泽清一贯的对传统类型片的反叛和创新。
时过境迁,港片一蹶不振已逾廿载,韩国悄然拿起接力棒,摇身一变,成为亚洲文化强国,刮起强势的韩流旋风,至今势头不减。这其中的因缘际会,实在值得玩味。
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电影市场里面,还有徐皓峰这股清流,我们还能苛求什么呢?
一步之差,便是咫尺天涯。
封神之作,跨越不过去的巅峰。
要么飞 要么堕落
我已经找到了厕所和床,哪里危险哪里可以放荡
关于人类的情感,又是贯穿于赛博朋克世界的一个重要意象,是何以为人的根本所在。
生命不息,摇滚不止。
唯有抓紧一切时间,投入自己的全部,尽情释放。
作为全球动漫第一大国,绝非浪得虚名,更不是仅仅只有一个宫崎骏
想以一己之力拯救台湾电影的陈国富终于心灰意冷,从此放弃导筒,打点行李来到内地淘金,开启了最终成为金牌监制的另一段人生。
这样的青春,不要也罢。
我终于找到了进入姜文电影世界的突破口,那把钥匙就是:隐喻。
朴赞郁费尽心血搞出的这部作品,骨子里还是一部好莱坞大片。
千万别把我当神,我只是一个失意的人。
这部由李沧东监制、郑朱莉执导的处女作《道熙呀》,就是今年暗淡的韩影中一丝微弱的曙光。
《圣殇》基本延续了金基德一贯的风格,那就是理念先行的创作思路。
人们常说天才和疯子只在一线之间,这句话在库斯图里卡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个体的生命都得不得尊重,更何谈个体的精神世界?
有一些美好的事物,终将一去不返。
金基德这个名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成了韩国电影的代名词。
中岛哲也的《告白》击败了诸多对手,成为了奥斯卡当中的硕果仅存的一部亚洲电影。
读书已是一种奢侈,何况是基本不会产生任何经济效应的写作?
李沧东用《诗》再次证明了自己是韩国最好的导演。
没有愤怒,没有哀伤,左小祖咒悄然在我被生活磨砺的已经麻木的心灵上留下了一道痕迹。
一个重情重义、充满爱心、骁勇善战的纯爷们形象演绎得入木三分。
美子和女孩穿着最漂亮的衣服,微笑着携手同行,渐渐消失在画面的深处。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这一刻,他们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信仰。
他们把我绑在桌子上,用电击器电我,用皮鞭抽打。
真正优秀的战争电影,骨子里一定是反战的。
我能感受到的,只有赤裸裸的肉欲和不负责任的滥交。
难道“后无间道”时代,就再无优秀的警匪片导演吗?
《攻壳机动队》真人版电影皆是借鉴与致敬,原创部分有待深思。
每年的韩国电影暑期档,一般都会诞生一部千万人次级别的话题性影片。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只要是人就有梦
在今年的旬报十佳名单中,我更偏爱黑泽清的新作《毛骨悚然》。
《箭士柳白猿》改编自徐皓峰自己的短篇小说《柳白猿别传》,影片暗含了中国人传统的风骨。
《黑镜》到底好在哪里,为何能引发如此多观众的热捧?
《哭声》有人将其奉为神作,也有人把它斥为垃圾,究竟影片如何?
《师父》里面给观众呈现了大量关于民国时期所独有的规矩,如街头打架不能见铁器等
洪尚秀确实一直在重复自己,但能在重复中玩味那些细微的区别导致出的不同走向,甚至玩出了名堂,被冠以人类学结构专家的名号。
李俊益的两部作品,以严谨的史料、小人物的视角、调侃的叙事方式,构成了独特的亦庄亦谐的影片风格,确立了自己在古装片的霸主地位。
2017年的华语电影,尤其是中小成本的独立电影,是井喷的一年
三十多部电影影评,时间横跨三十多个春秋
《至暗时刻》,太有现实意义了,在希特勒即将占领全欧洲的形势下,所有人都选择了放弃,只有丘吉尔站了出来,带领着英国人民,保存了文明的火种,直到最后的胜利
《一九八七黎明到来的那一天》、《猫妖传》、《至暗时刻》等
当今华语影坛,只关注票房而完全不顾电影本身质量的现象,已经愈演愈烈,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1997年的韩国电影,彼时还默默无闻,尚未来得及向世界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中岛哲也的新作《告白》一经问世,便蝉联四周的日本票房冠军,给垂垂老矣的日本电影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泰戈尔有诗云,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以平常心待之,方可发现生命之美,了生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