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意居·大家 | 徐凤文:关于春节的童年记忆

徐凤文2017-01-17

“二十五,扫房土;二十六,墩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倒酉;三十晚上坐一宿。”

 

说起过年,现在天津老太太们还喜欢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想当年,天津还有比这个更好玩的俗语,曰:“大嫂大嫂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参见刘炎臣著《天津年俗》,1945年白河书报社)进入新社会后,有人把“大嫂”改成了“小子”,以示对妇女的尊重。反正,听过了腊八日清早街上“缘儿喽”的叫声(这样的市声早已失传),“街头上鱼篮浅子一声唤”(李金藻《天津过年歌》),算是打响了旧历年的头一炮,老天津各种忙年活动就紧锣密鼓地开、始、啦!

那时候还没有单位发年货的福利,轻工业也不发达,过年的穿戴和吃食都要自家筹备。除了租界里的住户,一般人家大致入冬后就开始操持了,就是经济拮据之家,再晚也要从腊月初开始筹备。这时节,天津卫的买卖家也开始忙乎起来了。此为过年的预备期。

 

过去天津人办年货,有规矩,有讲究,循序渐进,商家也随之互动。进了“腊月门”,先是米面庄、海味店、酱园、香烛纸马铺、蒸食铺等生意进入高潮;到了腊月十五,各商店年货上全,年货市场陆续出现,俗称“腊月十五上全街(读gāi)”;腊月二十三“小年”前后,布铺、绸缎庄、鞋帽铺、洋广货铺(即百货店)生意渐稀,多数人家开始采购鱼、肉、蔬菜和干鲜果品、糕点茶食等物,到腊月二十五到达高潮。据本人在历史博物馆工作时的师长顾道馨先生介绍,在短短的二十多天时间里,从掌柜的(即经理)、大小同事(各级售货员)到学生意的徒弟,都得使出浑身解数从早忙到晚,一直到大年三十的下午。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例,谦祥益、瑞蚨祥、元隆、敦庆隆等绸布店,范永和、大春林、华贞、劝业场、中原公司等百货商店,一品香、祥德斋、四远香等糕点店,还有隆昌海货庄、正兴德茶叶庄、成记纸马店、万兴锡纸马店等天津卫的著名字号都是终日顾客盈门,自然也是利市十倍了。

 

您若问天津卫年根底下最热闹的地方,老天津都会告诉你——宫南宫北大街,简单地说——娘娘宫,即现在的古文化街。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天津人过年买东西可以不去劝业场、中原公司,但娘娘宫的年货市场是必定要逛的。

想当年,从河沿或者东北角、官银号、东马路拐入小胡同,来到繁华的宫南、宫北大街之上,“万商云集,百货罗陈,虽道旁隙地,亦为小本经营者摆摊交易”(《津门杂记》。每到腊月初,小贩们为抢占摊位,都会早早地在看好的设摊地点的后墙上,用小红纸条写上“年年在此”四字,以示“这地儿有主啦!”昔日天津风俗厚道如此,不会有人随便欺行霸市。据上世纪40年代出版的《工商行名录》记载,原宫北大街旧有店铺九十多家,宫南大街五十多家,卖香烛纸马、文具纸张、春联吊钱、绢花花炮的……不一而足。

  

腊八和小年,是年前的两个重要小节。“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这是那些喜欢念叨妈妈例的天津卫老姑们挂在嘴边的一句俗话。果然是,到了小年前后,年货市场上各种花炮摊与绒花摊前总是挤满了人。除了街上玉丰泰等几家著名的花铺子外,娘娘宫内最吸引大闺女小媳妇老太太的,是各种卖绢花绒花的摊子。商贩们拿着一个个的草靶子,上边插满了精工细作的绒绢花,让买主转动草靶子任意挑选。大约十几年前,天津卫大闺女小媳妇过年还有买头好花儿戴的年俗,不知何故一眨眼就“没”啦。

至于卖花炮的,自然不能摆在宫里和宫前,而是在稍远一点玉皇阁的福神街上。而除了买花炮,男孩子们还有更喜爱的一种年货,即“耍货”。何谓耍货,昔日天后宫内除了天津卫妇孺皆知的娃娃大哥外,还专门有给天津娃娃玩耍用的各种玩具,举凡卖儿童花脸的(鬼脸)、卖刀枪棍棒的、卖灯笼的、卖金鱼的、卖气球的、卖大小泥娃娃的以及卖麦秆编制的风车和各种小动物的,当然还有著名的闷葫芦(所谓空竹是也)……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深受天津小孩的喜爱,要是不缠着大人买上一些,估计连过年的心思都要减三分了。过去人家,都由姥爷家给外孙一盏金鱼灯,图个“外甥打灯笼——照旧”的吉利。一般人家,怎么也得给您家的少公子买个修竹斋的刘海牌单响或双响的风葫芦吧?想当年,每到年根底下(这时候也放寒假了),巷子里总能听到嗡嗡悦耳的抖风葫芦声,这也是我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天津年货集中的街区不止宫南北这一处,还有河东的大直沽(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多在此置办年货)等地。当时西北角文昌宫、西门里、西南角、南门等处的年货市场,以蔬菜、副食为特色;北马路、北门外、估衣街、侯家后一带是摊点密集的街区,售卖干鲜货、花炮、暖窖盆花、各种灯笼、吊钱剪纸等;而位于城西北的西大湾子则是当年最有名的年画集市。昔日杨柳青民间艺人画诀有“迎新岁,贴挂钱,燃爆竹,窗嵌画(贴剪纸),贴春联,送财神,悬灯彩,鼓乐喧,迎灶王,挂门神,敬天地,先像悬,纸牌(叶子)戏,以消夜,包饺子,合家欢,陈供果,签八仙,迎春鼓,又一年”等说法,大致包括了天津过年的诸般事项,可与题图的杨柳青年画对照。此外,1934年《年俗展览会》记有当时天津人过年的送年礼表,包括“银鱼、紫蟹、青韭菜、猪肉、松花、烧酒、纸烟、茶叶、鲜货、点心、鲜花、罐头”逐项。除了早已失传的银鱼、紫蟹之外,这些年礼却也寻常。

除了以上诸大年货市场,还有很多做生意的“小铺儿”和走街串巷的小贩,那些在冬日的寒风中偶尔从巷子里飘来的“画唻,买画!”“糖——堆”“窗户眼儿贴儿”“金玉满堂的——糕干”等各种令人怀旧的新年市声,也是年根底下天津卫的一道景观。


原标题: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天津办年货
本文由作者授权意居live使用,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徐凤文


浏览(1384) 分享(21)
喜欢

我有话说 LEAVING A MESSAGE 写留言